券商半年报大扫描:“看天吃饭”有喜有忧 |上市公司半年报大解读

  • 来源:清一色财经
  • 时间:2023-09-08 17:39:20

截至目前,上市券商半年报均已出炉,在自营业务回暖带动下,整体业绩同比有所回升。

记者分析半年报发现,券商行业差距仍在拉大,头部券商业绩相对稳定,中小券商业绩波动较大。行业整体呈现自营业务“看天吃饭”的特点,但也有业绩参差的现象,这也考验着各家投资配置能力水平。


(相关资料图)

IPO、再融资节奏放缓,预计对投行业务有所影响,监管趋严则要求业务“跑马圈地”时也要严抓质量,可见投行增量蛋糕抢食不易。部分中小券商在寻求金融科技等新路径发展,但又要考虑投入产出等问题。

整体来看,券商行业分化及同质化竞争明显,但差异化、特色化展业亦是不易。

“马太效应”明显

整体而言,在自营业务回暖带动下,券商业绩整体有所反弹。51家券商概念机构中,共计41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其中10家增幅超过100%;12家归母净利润超过35亿元。

不过,由于行业同质化竞争仍较为激烈,强者恒强态势明显。其中,头部券商地位稳固。“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自营、投行业务略有增加,经纪、资管、信用业务微降,上半年总营收同比下滑约10%至31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至113亿元,业绩仍遥遥领先。业绩第二名为华泰证券,总营收同比增约14%至18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近22%至66亿元,主要得益于自营及资管业务增加。

中小券商业绩则分化较大。其中,得益于自营业务反弹,天风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968%;太平洋证券、中原证券、东方证券、东北证券等机构归母净利涨势喜人。几家欢喜几家忧,华林证券今年上半年自营、投行、经纪业务均出现下滑,拖累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4%。

对券商而言,过于依赖某个业务,意味着受到行情影响明显,加大业绩波动性。因此,近年来不少券商寻求差异化发展,但对中小券商而言,在资金规模、股东背景、业务实力等方面表现较弱,想改变求新路也难免要考虑投入产出的问题。多家机构瞄准金融科技发展路径,华林证券在2021年开启科技金融转型战略;华创阳安改名为华创云信,转型为数字科技与数字金融业务;指南针计划定增融资以助力麦高证券打造为“以金融科技为驱动,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国知名金融服务商”。

此外,在业务布局上,有机构想通过业务合并进行增强实力。比如,国联证券欲通过外延式扩张发展,除投行业务外,其在深化财富管理转型上有了新的进展——为弥补公募基金牌照空缺,上半年国联证券公购中融基金75.5%股权,已更名为国联基金。

“中小券商要在目前收入结构中寻找到突破口,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券商行业仍是分业经营,不能像海外投资银行拥有银行和券商、投资机构等全面的业务路线,收入相对较为单一,“有些机构尝试在网络营销、投顾、家族财富管理等方面寻找突破口,但这些创新很难打开突破口。因此,‘有家底’的券商,基本是选择扩大自营规模的‘老路’。”

“大型证券公司基于强大的客户资源积累和信息优势,在诸多业务上与中小券商拉开较大差距,未来头部券商的高质量转型更倾向于科技化、国际化、一体化发展道路,提质增效补足短板。”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非银分析师吴马涵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券商基于灵活的体制机制,可在差异化战略上寻找出奇制胜的破局机会,如紧跟全面注册制新导向,提升研究、定价、销售等能力,推动投行战略再升级;强化海外业务洞察,提升风险的主动防范意识与防控能力;筑牢网络和信息安全防线,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借科技之手,对证券公司合规内控管理实现赋能提效等。

自营总体回暖

“成也自营、败也自营”,在各业务条线中,自营业务是券商“靠天吃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就今年上半年券商分业务净收入情况来看,43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总净收入为821亿元,去年同期464亿元。而同期经纪、投行、资管、信用业务总净收入分别为526亿元、238亿元、230亿元、237亿元。

43家上市券商中,基于去年同期“基数”及各家情况不一,大多数机构则是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暖,其中有8家自营业务净收入对比去年同期更是扭亏为盈。广发证券、光大证券自营业务净收入均大涨近300%,光大证券称这是得益于对方向性敞口的有效控制,以及前期布局的低波红利类资产表现良好。财通证券上半年自营净收入12.42亿元,同比增长22251.37%,主动权益投资方面保持低仓位谨慎操作,且重点布局代表性行业和个股;固收方面深化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践行“固收+”策略和“科技+”投研道路。

不过,也有4家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出现下滑,包括头部机构中金公司,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12%。华林证券去年同期得益于其配置了大量的固收类资产,自营业务逆势大增,高基数下,今年上半年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幅度高达132%。一向“重资本业务”的红塔证券2022年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97.05%,今年上半年,自营业务净收入仍逆势同比下滑34%,拖累业绩。

“自营作为券商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受市场行情影响很大。”龚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就券商目前收入结构,就决定了很难改变“靠天吃饭”格局。

“除了市场因素,自营业务业绩与券商股东实力、自营规模、投资团队等也有关。”龚涛进一步告表示,自营业务管理团队的投资能力直接影响业绩,但近年券商自营大多数采取被动投资策略,即指数化投资策略,管理风险越来越小,也使得市场行情对业绩影响愈大。

吴马涵旭表示,在股票市场行情波动的环境下,股票、债券投资策略的差异,成为了券商经营业绩分化的主要原因。

“为了熨平业绩、稳定利润,不少券商正在逐步增加客需型业务的投入。”吴马涵旭进一步表示,客需型业务的发展关键在于非方向性自营业务的转型,通过发展场内衍生品做市、基金做市、科创板股票做市、场外衍生品等资本中介型交易业务和量化策略等中性投资业务,满足投资者的风险对冲及资产配置需求。

“此外,券商自营业务正在逐步减少传统赌方向的股票、债券投资,开发非方向性投资已成为行业共识。衍生品领域将是未来最大的看点,也是未来行业杠杆率提升、ROE上涨的关键。”吴马涵旭说。

投行业绩分化

受市场环境影响,上半年券商投行总体表现分化,多数机构业务同比下滑。43家上市券商中,16家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加,中银证券、东北证券、西部证券同比增幅超过100%。

其余27家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华林证券、中原证券同比下滑幅度均接近80%。华林证券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投资银行业务部分承销保荐项目已完成过会等待发行,暂未确认收入。头部券商中,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分别约26%、20%,海通证券解释称,主要是上半年全市场IPO承销规模同比下降,公司股权承销收入减少。

注册制改革以来,券商在投行业务上“跑马圈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策略以弯道超车,但监管趋严,要求券商投行严控项目质量,令不少券商的投行业务遭遇“成长的烦恼”。

例如,AMC系券商东兴证券近年明显发力投行业务,相关储备项目明显增多。但今年上半年,不仅因涉泽达易盛欺诈发行案被证监会行政处罚,上半年投行业务净收入下滑近67%,投行业务收入在营收占比也由去年同期的26%降至不足6%。

吴马涵旭表示,自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投资银行业务的头部格局较为稳定和集中,龙头券商的项目储备保持数量领先,行业分布也更均衡。短期来看,由于A股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IPO融资等需求的波动也属于合理现象。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头部券商的市占率有望在规模效应下继续提升。

“券商投行业务的优胜劣汰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马太效应还会继续显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国有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周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注册制改革旨在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面对更加多元化的发行上市标准和日趋激烈的投行业务竞争,券商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竞争策略。

“尤其是7月以来,IPO、再融资节奏明显放缓。截至9月7日,年内证监会核发IPO家数共计231家,低于去年同期的276家。年内企业增发预案处于终止/暂停家数共计246家,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152家。市场收紧,这意味着投行业务将进一步受到影响。”周赟进一步表示,“头部券商应继续发挥在项目培育、价值发现、定价承销以及跟踪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优势,保持其在主板市场的较大市场份额。中小券商则可集中资源,强化自身在细分市场的专业化优势,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记者:朱灯花编辑:潘晟

关键词:

精彩推送

优良师德师风浸润校园
头条 2023/09/08
鼠辈怪盗动漫 鼠辈怪盗
环创 2023/09/08
我的服贸会2023
中医 2023/09/08
地板如何拖干净
5G 2023/09/08
省图举办晒书巡展活动
健康 2023/09/08

资讯播报

腾讯自研大模型亮相
体育 2023/09/08
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服务台 2023/09/08
深入工地普法
生活 2023/09/08